内容摘要: 近年来,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依托丰富的风光能源,积极布局风光发电、绿电制氢、绿氢合成绿氨、绿氢耦合煤化工及绿氢先进装备制造全链条项目,不断延伸壮大新能源产业链条,持续优化新能源结构,积极引进光伏制氢项目落地建设,开启了以绿电制绿氢的新征程。
近年来,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依托丰富的风光能源,积极布局风光发电、绿电制氢、绿氢合成绿氨、绿氢耦合煤化工及绿氢先进装备制造全链条项目,不断延伸壮大新能源产业链条,持续优化新能源结构,积极引进光伏制氢项目落地建设,开启了以绿电制绿氢的新征程。
辽宁海城的陈力行老两口在去年安装了正泰安能品牌光伏电站,如今每年靠着屋顶和庭院的两座电站,年收益能有4000余元。从减碳效果来看,正泰安能2022年度新增装机容量超7GW,约占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30%。
2020年9月,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双碳目标,即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、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该目标还被纳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。光伏企业依托各地太阳能资源,科学谋划布局,积极建设屋顶光伏电站,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。生态向绿 屋顶光伏阳光增收成长如期,户用光伏装机量跃入增长快车道,各地农村屋顶光伏应用正在大面积普及,在用户侧打造了零碳生态区。其中,分布式户用光伏兼具拉动经济、乡村振兴和生态治理的功能,近年来在农村地区迅速普及。十四五周期里,国家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大力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,推动能源清洁、低碳、安全、高效利用,诠释山更青、水更绿、天更蓝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
今年7月,在全国生态保护工作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,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。光伏发电本身绿色零排放,但放眼整个产业链,产品的生产、运输环节仍会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。基于今年以来随着组件价格下降,下游业主装机意愿增强,该行维持2023年全年170GW的光伏新增装机预测
海通国际近日研报指出,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,8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16GW,同比增长137%,8月光伏新增装机增速稍有放缓,环比下降15%;1-8月累计装机113.15GW,同比增长154.44%。基于今年以来随着组件价格下降,下游业主装机意愿增强,该行维持2023年全年170GW的光伏新增装机预测。该行续指,上周电池片价格出现下降拐点后,上游与下游价格倒挂态势加剧,导致下游降价压力已于本周传导至上游硅片环节,对最上游硅料价格发起新一轮挑战。该行预计,下游企业对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接受度有所减弱,十一过后,电池片降价压力或将正式传导至硅料,届时,硅料价格将会达到近三个月顶点或开始出现转折
至此,苏州一市培育了光伏上市企业14家。在徐州协鑫科技生产车间,300多台高约10米的5GW单晶炉台蔚为壮观,每月生产单晶棒1000吨,加工成硅片年产值可达40亿元。
看好我省产业生态,光伏巨头们持续重仓江苏。一些光伏专家提醒,全国光伏产业在历经多年快速发展后,似乎又有产能过剩隐忧。2020年,协鑫牵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《高效、低成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》,成员不仅有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等高校,还有阿特斯、天合光能等我省光伏龙头。今年,光伏发电装机超过水电,成为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。
而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库布齐大漠深处,光伏电池板拼出了一张巨大的骏马图,这个全国最大沙漠光伏发电站项目容量300MW,亿晶光电交货136MW。江苏,是全球光伏版图中最耀眼区域,常州、无锡、苏州、南京、扬州、盐城、南通、徐州、连云港、泰州10个城市位列新能源产业集聚度50强。9月23日东莞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,国内光伏业龙头企业-天合光能副总裁杨晓忠自豪地说,凭借坚持不懈地科技创新,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全球领先。2022年我省发布的《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》提出,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5GW以上,截至今年6月底,全省累计光伏装机已达30.7GW。
2022年,江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8.7万辆和66.8万辆,同比增长175%和169.7%。上午下单,下午供货。
永臻科技的铝合金边框,泰力松的焊带,江苏泽润的接线盒,就近供应东方日升、亿晶光电、正信光伏等龙头企业,伴随龙头企业一道成长为小巨人,永臻科技光伏铝合金边框国内市占率第一,斯威克光伏封装胶膜产品国内市占率第二。国内市场激励竞争、丰富应用,让中国光伏制造强筋壮骨,锻造了江苏光伏的全球竞争力。
组装车间内分出划片区、串焊区、叠焊区,上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不超过20秒,自动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应用到极致。在我省,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是六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,建立了晶硅光伏产业强链工作专班,确立了一批首席专家、支撑机构和智库机构。培育光伏产业,我省用了20年;发展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,还不到10年。在上市企业带领下,光伏制造企业约450家,硅片、电池、组件产能产量连续10年全国全球第一,电池组件产量占全国40%以上,向全球提供80%的光伏组件设备。吃过原材料、核心技术两头在外的苦,江苏光伏企业苦练内功。我省集聚了光伏产业链头部企业20多家,2022年规上企业完成营收6159亿元,占全国总量约44%,有力提升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我们做好未来35年的前沿技术储备,以技术升级应变产能扩张。范国远说,江苏不仅是光伏制造大省,也是位居全国第三的光伏装机市场。
江苏光伏产业协会统计,我省光伏产业共有上市企业55家,总市值约9000亿元,员工近20万人,成为全球光伏领域举足轻重的力量。比亚迪、理想落户常州,同样是看中常州工业装备和我省汽车零部件雄厚基础,以及长三角中轴枢纽优势区位。
至此,作为光伏产业核心的电池,我省从初代BSF型,到当下普及P型,再到前瞻布局N型,经历两次迭代升级,成为引领全球光伏电池技术革新的风向标,热转换效率从20%上升到25%左右。刘涛说,协鑫以硅料为起点,多年潜心研发,突破冷氢化和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瓶颈,独创GCL法多晶硅技术,推动中国硅料走向平价时代,FBR颗粒硅全球市占率已逾15%。
2012年,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不合理双反调查,中国光伏行业因原材料、市场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而陷入困境时,2013年7月,我国颁布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果断对光伏产业予以扶持。对此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,我省地处长三角、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,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,依托厚实制造业基础、科技人才优势,培育了一批国内领先、国际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。从一块块光伏板到一个个光伏电站,亿晶光电构建光伏+产业生态。江苏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范国远如数家珍:硅料有江苏中能硅业、协鑫科技,硅片有弘元绿能、双良节能、TCL中环,组件、电池有天合光能、阿特斯、亿晶光电,逆变器有固德威、上能电气,设备有奥特维、迈为股份,辅材领域也有帝科股份、聚和材料、赛伍技术20多家上市公司均为各自领域头部企业。
综合多家权威机构统计,到2023年底,在光伏制造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及组件四大核心环节,中国产能占比都超过80%,产量超过85%。强链 20多家头部企业坐镇产业链科技自立自强,带来产业自主可控。
全球光伏看中国,中国光伏看江苏。在整车制造领域,常州一市新能源车产量就占全省75%。
记者梳理发现,仅2020年至2023年间,省级层面支持光伏发展的相关政策就有20多条。在金坛天荒湖3000亩水面上,130个光伏发电系统分区排列,是亿晶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,所用光伏组件由亿晶光电自主生产,电站年发电量近2亿度。
从光伏到锂离子、新能源汽车,江苏外贸新三样展现产业蓬勃发展、国内外市场比翼双飞新格局。像阿特斯这样,光伏产业各个环节,江苏都有多家上市公司坐镇。像协鑫这样,我省依托光伏头部企业建立研发主体,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,包括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,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天合光能、迈为股份、先导智能,把创新链建在产业链上,组织高校、科研院所联合攻关。18月,江苏新三样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3.5%、20.1%、47.1%,出口总量增长20.4%。
产业自主可控,核心技术须掌握在自己手里。相比光伏,锂电池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更强劲,今年17月分别同比增长51.4%、408.5%。
不盲目冲规模,亿晶光电选择稳健发展、适中规模、技术领先的路子。天合光能在海外设立了31个销售子公司,多年来海外营收占比超过50%。
像亿晶这样,我省不少光伏巨头建立从制造到应用的产业闭环。以锂电池为例,2016年宁德时代落户溧阳,依托龙头企业领军效应,溧阳集聚80多家上下游企业,吸引了中国科学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、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,2022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省38%、全国15%,产值破千亿。
声明:Decovery?生物基水性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光伏配套集装箱式储能箱,替代传统化石基油性产品进行箱体涂装,有效减少VOC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排放,可实现超20%的碳减排。